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节点年份,回顾激荡岁月,不免想起为中国改革开放做出重大贡献的人——邓小平,他一度影响了中国航向和发展。回看他的个人经历也充满传奇,很少有政治人物像邓小平一样,多次被打倒又多次站起。
第一次“落”“起”
1933年:第一次政治磨难——“毛派头子”
邓小平遭到的第一次错误批判,发生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1933年,由于他坚持从实际出发,执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被临时中央作为“江西罗明路线”代表人物之一而打倒。他的江西省委宣传部长职务被撤销了,还背上了“党内最后严重警告”的处分。
对这段经历,邓小平曾说:“在江西根据地,王明路线夺了毛主席对红军、对苏区的领导权,还反对什么邓毛谢古路线。我算一个头头,叫‘毛派头子’。这件事一般人不大知道。”
1935年第一次复出:担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

1934年10月,小平同志随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在毛泽东与周恩来的推荐下,邓小平重回军委,并在遵义会议上当选为中央秘书长,是为“第一起”。
复出后,他开始了与刘伯承长达13年的精诚合作,共同谱写了一曲刘邓大军南北转战、纵横四方的壮歌。

邓小平与刘伯承

刘邓大军作战实况

1949年,(右起)朱德、贺龙、邓小平出席全军运动会。
解放战争胜利后,邓小平来到北京,出席了新政协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作为开国元勋,邓小平在1949年那天登上了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这一年,他45岁。
第二次“落”“起”
“二落”:总书记变成第二号“走资派”
1966年初夏,全国各地呈现出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一大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进入政党内、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等,他们企图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
面对危机四伏的“文化大革命”紧张局势,在中央第一线主持工作的刘少奇和邓小平心急如焚,他们去杭州当面请示毛泽东之后,回到北京派出工作组稳定混乱局势。随后,毛泽东回到北京听了江青等人诬告,指责工作组。刘少奇、邓小平只好停止工作组的工作,进行检讨。

同年10月,“炮打”刘少奇、邓小平的气氛愈演愈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着重指责刘少奇、邓小平提出了“压制群众、打击革命积极分子的错误路线”。
邓小平作为“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走资派”被打倒,全家受到牵连,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这是他一生中感到最痛苦的时期。
1973年第二次复出:中国改革开放先声
毛泽东始终没有忘记邓小平。1971年,邓小平两次给毛泽东写信,希望出来工作。毛主席直接在信上批写了关于邓小平的历史功劳的一段话,并强调“这些(肯定的话)过去讲过多次,现在再讲一遍”——这预示了邓小平的政治生涯,中国的政治局势将要出现重要转机。

毛泽东与邓小平

1972年8月14日,毛泽东在邓小平来信上的批语。
第三次“落”“起”
“三落”:1975年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1975年秋季,“四人帮”数次向毛泽东汇报,说邓小平要否定“文化大革命”。至1976年4月,人民群众自动发起悼念周恩来、拥护邓小平、反对“四人帮”的强大抗议运动。这场群众运动受到“四人帮”的极力压制。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把这次抗议行动错误地判定为“反革命事件”,并且撤销了邓小平党内外的一切职务。
有历史专家指出,当时毛泽东的内心非常矛盾。他支持邓小平搞整顿、抓生产,却又不能容忍否定由他亲自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四人帮”也借此发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再次被打倒。


天安门广场、街道上“批邓、反右”之风盛行
1977年第三次复出
1976年10月,江青等被隔离审查。粉碎“四人帮”后,叶剑英提出:“赶快让小平同志出来工作,恢复他原来的职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也明确表态说:“完全同意叶帅意见,应该让小平同志尽快出来工作。”
粉碎“四人帮”9个月之后,邓小平艰难复出,“轻松亮相”在北京国际足球邀请赛现场。

1977年7月30日,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以看球赛的方式首次在公众场合露面
这个被西方媒体称为“打不倒的小个子”的邓小平,以73岁高龄又一次复出,从此将中国推上通往繁荣和富强的快车道。从“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到“发展是硬道理”和“致富光荣”,邓小平以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务实精神,改变了千百万普通中国人的命运。
人物絮语
如果给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有希望获得该奖的金牌。——邓小平
即使在最黑暗的日子里,父亲也从未放弃和绝望。——邓榕(邓小平女儿)

结语
邓小平曾说:“我之所以能经受住如此多的打击,是因为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从不失望,因为我知道,政治犹如大海的波浪,人在上面,时而上,时而下。”
纵览小平同志的传奇人生,我们感悟到不论是政治还是生活,都需要学会承受,学会勇敢、乐观、坚强地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
(来源:河北党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