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博览 | 专题研究 | 党史动态 | 张垣人物 | 党史教育基地 | 学习党的二十大 |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研究>共产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
共产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
时间:2019-12-10
来源:张家口党史网
860
点击量:


  自何孟雄于1922年五六月间创建张家口铁路第一个工人共产党小组以后,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张家口的共产党员数量不断增加,党的组织也不断扩大。但是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之后,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京绥铁路的工人活动也不得不转入隐蔽状态。由于采取了适应形势变化的斗争策略,在军阀统治最为残酷的时期,张家口的共产党和各级工会组织仍得到了相当的发展。继张家口第一个工人党支部——车务工人支部成立以后,1924年春,中共京绥铁路支部宣告成立。京绥铁路党支部是根据京绥铁路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的实际情况,为便于领导京绥铁路全线共产党的工作,按照上级的指示组建的。京绥铁路党支部书记由何孟雄亲自担任,委员有王仲一、江浩、李泽、杨宗义。支部机关设在张家口市桥东宝善街八间房。
  这次组建的京缓铁路党支部,最大的特点是知识分子出身的党的骨干分子占了支部成员的多数。何孟雄是张家口共产党组织的创始人、工人运动的缔造者,在张家口铁路工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江浩是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是位斗争经验十分丰富的领导干部。王仲一是张家口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他知识渊博、阅历广泛,是早期在张家口从事革命活动的代表人物。这三位革命斗争的骨干分子同时充实到张家口基层共产党组织之中,一方面说明了共产党对张家口革命工作的高度重视,加强了张家口的领导力量,同时也说明张家口正在孕育着革命的躁动,一场革命的暴风雨又将来临。
  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冯玉祥的国民军进驻张家口,使张家口的政治环境有所改善。同时,由于共产党派到张家口从事国共合作的中共党员不断增加,共产党在张家口的力量得到了加强。所以,共产党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党的工作范围从铁路扩大到了地方上工农各业的有关方面。为了适应这种工作变化,便于组织和领导张家口工农运动的全面发展,共产党于1925年初指示建立了中共张家口特别支部。特支书记王仲一,委员何孟雄、江浩。特支直属北方区委领导,机关设在张家口市桥东宝善街41号。张家口特支是共产党在张家口建立的第一个地方性组织,它的成立,标志着张家口的革命历史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5月,中共察哈尔特区工委在张家口成立,先后由张良翰、多松年担任书记。
  在共产党的领导和南方大革命运动的影响及推动下,张家口革命斗争发展很快,工农运动高潮迭起,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火焰愈燃愈烈,并且很快由张家口市内扩大到了郊区及万全、张北等县。随着工农运动的发展,张家口共产党组织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除华北电灯公司建立党小组外,又先后在张家口铁路机厂和机务段以及京绥铁路总工会张家口分会;张家口工人俱乐部中建立了党的支部组织,一批工农运动的骨干被吸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党的队伍不断壮大、组织不断发展、工农运动蓬勃高涨的情况下,张家口迫切需要一个力量充实、组织健全的党的领导机构来统帅全局。正是适应革命斗争和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张家口地方执行委员会诞生了。
  中共张家口地方执行委员会组建筹备工作开始于1925年夏,张家口特支书记王仲一和特支委员江浩按照北方区委的指示着手筹建工作。192510月,在各方面准备工作相继完成之后,中共张家口地方执行委员会宣告正式成立。地方执委书记由萧子暲(萧三)担任,委员先后有王仲一、江浩、张良翰、杨洪涛、王藻文、虞和卿、张书香、彭振纲、穆秉衡等。根据上级指示,地执委设立了组织部(部长王仲一)、宣传部(部长江浩)、国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张良翰)、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虞和卿)、青年运动委员会(负责人杨洪涛)等机构。至年底,地执委又增设了农民运动委员会(负责人杨洪涛)、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张书香)、学生运动委员会(书记彭振纲),同时办有党校,出版《西北向导报》。11月,李大钊调萧三到北京工作,地执委书记一职由王仲一接任,组织部部长由王藻文继任。张家口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后直属北方区委领导,地执委简称地方,代号章迪芳、张棣芳。地执委机关仍设在张家口市桥东宝善街41号。张家口地方执行委员会是共产党在长城以北建立的第一个地区性领导组织。同时,还受中央委托,领导绥远、察哈尔、热河三个特区的党务工作。
  随着张家口革命斗争的发展,共青团组织在张家口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张家口铁路、实业学校、张家口中学、电话局、西北陆军干部学校以及宣化十六中学等单位先后建立起团的小组或支部。为了统一张家口团的领导,发展张家口的革命形势,在中共张家口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后,北方区委又派杨洪涛在张家口筹建共青团张家口地方委员会的领导机构。192510月底,共青团张家口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杨洪涛任书记,委员有余大奎、甘学禄、刘铁民、杨介人、阎文山。共青团地执委下设宣传部、组织部、学生运动委员会和经济斗争委员会。共青团地执委机关设在桥东宝善街。11月,从北方区党校毕业的穆秉衡来到张家口,接替杨洪涛任共青团张家口地执委书记。在地执委领导下,共青团的工作开展得更加活跃,到1925年底,张家口已建立共青团支部11个,有共青团员76名。共青团张家口地方执行委员会和各支部组织在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参加革命斗争等方面积极配合张家口共产党组织做了大量工作,为促进张家口革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共张家口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后,认真贯彻执行了党的三大会议确定的联合战线工作的方针政策,积极以国民党名义做好各项联合战线工作。同时,地执委根据国共合作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按照党的四大会议精神,注重发展和建立中共自己的组织。为此,地执委在发展党的组织、培训党员干部、领导工农运动、开展统战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中共张家口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到国民军西撤仅半年多的时间里,地执委就组织发动了多次工人罢工活动;同时,积极开展农民运动,发展农民党员,建立农会组织。在工作实践中,地执委不断地将工农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吸收入党,壮大党的队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扩大党的基层组织。在短短的时间里,张家口党员队伍发展到了300余人,基层党支部扩大到15个。针对张家口一些工农党员文化水平较低,对党的认识比较肤浅,对党的纲领理解不太深刻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党员政治及文化素质,地执委先后秘密举办了5期党员培训班。学员由各支部选送,每期15人左右,培训时间为1个月。学习内容有《新社会观》《共产主义初步》《职工运动》《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地执委的领导人王仲一、丁孜孜、穆秉衡等人分别担负上述内容的讲授辅导工作。他们用生动的事实,简朴的语言,通俗而形象地向学员分析中国社会的黑暗状况,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及历史任务,指明共产党员如何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发挥作用。学习期间,训练班对学员要求极为严格,除必须按规定完成学习任务外,学员一律不得外出,直至学习结束。地执委通过抓党的基本建设工作,使绝大多数党员提高了阶级觉悟,树立了共产主义人生观,从而提高了党员素质,增强了党的战斗力。
  中共张家口地方执行委员会的建立,不仅有效地加强了共产党对张家口革命运动的领导,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张家口工农运动的深入发展。这一时期,张家口工农运动和各方面的工作均取得突出成绩,这与地执委的正确、及时领导是密不可分的。

版权所有:中共张家口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