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博览 | 专题研究 | 党史动态 | 张垣人物 | 党史教育基地 | 学习党的二十大 |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研究>平北军民反“扫荡”、“蚕食”、“并村”的斗争
平北军民反“扫荡”、“蚕食”、“并村”的斗争
时间:2021-03-04
来源:
894
点击量:

平北抗日根据地是冀东根据地的西邻,是伪“华北自治政府”、伪“满洲国”和伪“蒙疆自治政府”3个伪政权交界的连接部,又是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连接冀东区的“桥梁”。因此,在日伪实施“治安强化”和“施政跃进”运动中,平北地区也遭到了日军残酷的“扫荡”和“蚕食”进攻。19419月至11,日军调集了华北方面军、伪满和伪蒙军共1万余人,向平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前规模的秋季大“扫荡”。寻找八路军主力决战扑空后,日军对地方工作大肆摧残和破坏。在根据地东部之丰()()()平原地区和通往西部山区的各山口要隘均设立了据点,6000余名日伪军在各据点长驻守备,以图长期控制。

日军为了彻底消灭平北八路军主力,19427月到8,调集了华北方面军的2个混成旅团和伪满蒙军一部共1万余人,向平北抗日根据地西部山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夏季“扫荡”。敌人这次“扫荡”的特点是:专门寻找平北八路军主力决战。而此时平北的八路军主力部队除了十团外,还有于194111月由平北游击支队的一部为主干组建的平北八路军第四十团。在敌大兵压境的时候,十团和四十团遵照上级指示,避敌锋芒,少部分潜入东、南部敌后,深入游击区、敌占区袭扰敌人,进行恢复游击根据地的工作,而大部分则转移到坝外草原与敌周旋。待敌人发现平北八路军主力转移,调头向坝外追击时,平北主力部队又迅速返回坝内中心区分散活动,以逸待劳。待敌重返坝内对平北主力进行分散“清剿”时,平北主力部队又迅速集结,袭击日伪分股“清剿”的部队。在月余时间内,平北八路军部队共与敌作战38,毙伤俘日伪军320余人。敌人从819日起陆续撤出平北根据地中心区。深入东部游击区的平北部队,先后袭击了敌之燕落、石岩、康各庄、溪翁庄等据点,并发动700余群众在敌后破坏公路320公里、桥梁24座、壕沟22,城堡2,收割电话线375公斤,给日伪以沉重打击。

1943,日伪军对赤城、龙关各根据地的“扫荡”、“围剿”丝毫没有减弱。8,日军从张家口、龙关、赤城、延庆、怀来等地集结近万人,并以一个空军中队配合,从空中搜寻八路军主力的行踪。时间持续近两个月。敌“扫荡”第一阶段进行“铁壁合围”;第二阶段“剔抉清剿”;第三阶段“长期驻剿”。“扫荡”中,敌人釆用密集型、步步为营、“梳蓖式”战法,在大海陀每个山头都设置岗楼,看见哪里有炊烟就向哪里搜索,妄图将抗日军民困死饿死在山中。

在敌人残酷的“扫荡”中,八路军主力化整为零,分成小股,寻找敌人空隙与薄弱环节,伺机打击敌人。在敌突袭龙赤联合县中心区时,四十团政委阎子庆、副团长邓典龙指挥两个连于后孤山阻击敌人,掩护地、县机关撤退,毙敌50余人。四十团团长钟辉琨率领部分连队,抓住战机,于元通寺东山上与进犯之敌展开激烈搏斗,消灭了日军桥木部队120余人,伪警察10余人,迫敌后退。

在粉碎敌人反复“扫荡”中,除平北八路军主力部队发挥中坚突击作用外,县、区地方武装及广大民兵、游击小组也发挥了很大作用。他们按照地、县委的指示,在区武委会、区卫队的组织领导下,在敌背后、侧翼、营地以及行进途中,积极开展麻雀战、夜袭战、地雷战、破交战等多种斗争。仅1943,平北龙赤、龙延怀、龙崇赤联合县根据地民兵单独对敌作战112,配合主力作战47,毙伤俘日伪军近200人。

在海陀山抗日根据地军民英勇反“扫荡”之际,还发生了震惊日伪的龙关监狱暴动事件。19433,被日伪关押在龙关监狱的平北专署民教科长李庚尧、四十团参谋长高昆山、中共龙崇赤联合县委组织部长罗林、县政府财粮科长冯森等人,争取了有爱国心的敌翻译官张政山的合作。借放风时机仔细观察了监狱的内外地形,秘密进行串连动员工作,做好了越狱的充分准备。330, 驻守龙关的日伪军到根据地“扫荡”,城内兵力空虚,暴动时机已到。当日夜,高昆山、李庚尧乘与狱警打麻将之机立即动手。高昆山等用捅条击昏了狱警,冯森缴下了狱警的步枪,砸开了16个牢门及被关人员的镣铐。高昆山持枪冲在最前面,大伙紧随其后,李庚尧在后面掩护。按着事先察看好的地形路线,60个人向北城墙冲去。敌人的枪声响了起来,越狱的同志用刚刚得到的几支步枪向敌人还击,掩护大家上了城墙。除少数同志顺着系好的绳子溜下城墙外,大部分人纵身跳下,因城墙高,5名同志当场牺牲。其他同志则乘着夜色,分散开向根据地奔去,全部安全脱险。龙关监狱的暴动成功,给“扫荡”抗日根据地的日伪军以沉重打击,使抗日军民受到了很大鼓舞,配合了根据地军民反“扫荡”的斗争。

日伪对平北频繁的“扫荡”,虽然在根据地军民英勇顽强的斗争下,一次次被粉碎,但由于敌人实施法西斯的“三光”政策,对根据地的摧残破坏十分严重,军队和老百姓的人、财、物损失是巨大的。仅据1942年统计,敌人共进行大小“扫荡”32,9个月时间,县、区、村干部和抗日积极分子被杀害430余人,被捕干部群众1100余人,25580余间房屋被烧毁。

19437,驻龙关县日军指导官坳田、赖田、长野等,经过密谋策划,将在“扫荡”中被抓捕的共产党的县区干部26人从狱中押出,全部砍杀于一条深沟内,日军、特务还将部分烈士心肝挖出烹食。19448,在平北战场开始反攻之际,驻赤城县日本指导官川口等决定清狱,将龙崇赤联合县县委组织部长兼十区区委书记孟宪铭及共产党的县区干部、八路军战士和抗日群众36人杀害(有一人未被杀死,后得以逃脱)。这两次清狱屠杀充分暴露了日伪的凶残,更激发了抗日军民誓死抗战的决心。

日伪对平北及各联合县疯狂“扫荡”的同时,还加紧实施“蚕食”政策。“扫荡”与“蚕食”都是日军推行“治安强化”、“确保华北”的基本手段,但表现形式与实施目的不同。“扫荡”主要是军事行动,目的是歼灭根据地主力军、地方军与民兵。“蚕食”除了军事行动外,还有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的渗透,目的是使抗日政权变质,干部叛变,压缩挤垮抗日根据地。

对敌人军事上的“扫荡”、“围剿”,根据地军民保持了高度的警惕。而对敌人政治上的“蚕食”开始却有所麻痹,使敌人的“蚕食”收到了效果。特别是一些抱着投机目的,为了升官发财参加革命的人,在敌人的诱骗下发生动摇,叛变投敌。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人投敌后充当日伪的鹰犬,带领敌人进剿抗日根据地的“核心”部位。为了针锋相对地开展反“蚕食”斗争,击退敌人的“蚕食”进攻,19435,中共平北地分委作出《全面开展反“蚕食”斗争》的决定,指出:“根据目前敌之特点,我之对策必须是:深入地巩固中心区,加强各中心结合部的工作,切实做到打击敌人。并跳到敌人的侧后发展新地区,对敌‘蚕食’的地区要恢复再建,以包围敌人,使敌人孤立,阻止其前进。”各联合县认真贯彻了平北地分委的决定,普遍抽调部队连排干部和地方区级干部进行轮训,学习中共中央、中央北方局及北岳区党委关于反“蚕食”的指示,使他们对敌“蚕食”有了明确的认识与警惕,学会了反“蚕食”斗争的方法。各联合县的反“蚕食”斗争深入广泛全面地展开了。

首先是平北主力团与各联合县所属的县大队(后改称区队)抽出部分兵力,组织武装工作队,分散到各县区配合地方武装和民兵,在县、区委的领导下,开展广泛与分散的游击活动。特别是到敌占区去袭扰敌人,争取一枪一弹的胜利,积小胜为大胜,使敌人处处感到威胁,不得安宁,一有机会即拔除敌据点。其次,广泛开展抗日和世界反法西斯阵线不断取得胜利的宣传,使日伪军政人员感到日本失败、中国抗战胜利是必然的,使之恐慌、动摇,其中有的人积极想办法与抗日政府或游击队拉关系。各联合县抗日政府还通过多方工作使日伪控制的区村政权脱离日伪,为八路军所用。另外,为了打破日伪的经济封锁,缓解抗日根据地的财政困难,各县区抗日政府鼓励和组织群众搞贩运,疏通山内外物资交流。同时建立各种严格的财政制度,开源节流,制止浪

费。由于地分委、各联合县采取了一系列的反“蚕食”措施,1943年下半年开始,各项工作逐步赢得了主动。

194310,日军为摧毁平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对海陀山区一带采取了“并村”这一更为毒辣的行动。他们划定西起长安岭、南至海陀山脚下的滥角、东到靖安堡(今白河堡),沿后城、雕鹗、东山庙一片地域为“无住禁作”地带。驱赶这个区域内所有的农户都搬到他们划定的大村去,以此来割断抗日军民的联系,企图使抗日军队、干部无立足之地,实现其千里长城线上“无人区”的目的。

针对日伪的这一行动,1015日平北地分委发出《关于反“并村”斗争的指示》,要求“对敌寇并村政策必须有足够的估计与认识。这是敌寇阴谋摧毁平北抗日根据地更进一步的毒辣措施。使我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也使被‘并村’群众更沦于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之中。对此,我党政军民绝不容许有丝毫忽视与麻痹,积极进行反‘并村’斗争,以开展更为艰苦卓绝的斗争,粉碎敌人的阴谋。”按照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平北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民紧急动员起来,迅速开展起反“并村”斗争。第一,各级干部深入群众,揭露伪满洲国在长城线上“集甲并屯”的野蛮行为和群众搬入“人圈”的悲惨情景。同时做好反“并村”的准备工作,把粮、财、物埋藏起来,选择深山密林偏僻地方修盖窝棚,在日伪强制群众搬迁时,就逃至隐蔽地避宿生活。第二,抗日政府、群众团体坚持做到县干部不离县、区干部不离区,村干部不离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坚持对群众的组织领导,坚持武装对抗日伪。遇到日伪以小股兵力驱赶群众搬迁时,就派游击队拦截、袭击、驱散,使群众不进据点。由于广大军民顽强的抗争,在一定程度上对日伪推行的“并村”活动起到了阻滞作用。第三,加紧对日伪据点袭扰,通过工作说服已搬进据点的群众,摆脱日伪军控制,重返家园。

平北地分委、各联合县委、区委及平北主力部队、地方武装无论情况怎样残酷恶化,始终不离开海陀山区,不离开群众。敌人来了转山头,敌人走了回村住。平北地分委所在地纪宁堡、大庙、平地、朱家沟、西坡、石头堡、元通寺的房子被敌人烧了8,军民一起盖了8次窝棚,始终不离开住地。除龙台山一个小村群众被敌人胁迫搬进上庄子村外,其余群众都没进敌人划定的搬迁点。敌人在海陀山区搞“并村”,制造“无人区”的罪恶阴谋终于破产。

版权所有:中共张家口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