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博览 | 专题研究 | 党史动态 | 张垣人物 | 党史教育基地 | 学习党的二十大 |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研究>开展攻势作战
开展攻势作战
时间:2021-07-09
来源:
784
点击量:

194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向前发展。在欧洲战场上,苏军已将德军全部驱逐出苏联国土,并深入到东欧展开了强大的攻势;英、美联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决战阶段。中国的抗日战争,经过武装进攻、政治攻势、反经济封锁斗争、大力瓦解伪军警和伪组织,使日伪的战斗力大大削弱。日军挑起太平洋战争后,由于其战线拉得长,兵力缺乏,不得不逐步向铁路沿线的主要城市收缩,各主要据点派伪军警驻守。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根据地则进一步巩固发展,抗日力量迅速壮大,局部进人战略反攻阶段。这时,中共中央北方局指出:“团结全华北人民的力量,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华北抗战,坚持抗日根据地,积蓄力量,准备反攻,迎接胜利,1944年全华北的方针。”这年入春以后,中共中央认为晋察冀边区根据地原设的军政指挥机构与形势不相适应。随着解放区的迅速扩展,各级机构明显增多,给军事、行政指挥带来诸多不便。为了加强领导,进一步适应对日作战的需要,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19449,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决定撤销北岳区,将其原建制划分为冀晋、冀察两个区的建制。冀察区党委书记刘道生,委员由郭天民、张苏、牛树才(组织部长)9人组成。冀察区行署主任张苏,冀察军区司令员郭天民。冀察区党委下辖第一地委、第十一地委和平北地分委。194410,为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巩固和扩大察南抗日根据地,中共冀察区委决定将原属于十一地委、专署所辖的察哈尔南部地区划出,成立中共第十三(察南)地方委员会、第十三(察南)行政公署和第十三(察南)军分区。地委委员由黄连秋(地委书记)、王知行(地委副书记)、仰克仕(组织部部长)、贾吉平(宣传部部长)、方星五(城工部部长)、冯剑平(敌工部部长)、陈一凡、熊奎等人组成。陈一凡任十三行政公署专员,熊奎任十三军分区司令员。中共十三地委、十三行署、十三军分区分别隶属于冀察区党委、冀察区行政公署和冀察军区领导。察南地区包括蔚县、蔚涿宣联合县、蔚阳联合县、怀涿联合县、广灵县。12月撤销蔚涿宣联合县和蔚县留守处,建立宣化县和蔚涿联合县。19455,建立中共怀安县委。中共第十三地委、专署和军分区的成立,加强了察南地区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党政军领导机构统一起来,使抗日力量协调统一地逐步向张家口附近发展,为即将开始的全面反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1944年初,中共十一地委指示:平北抗日根据地“以巩固为主,同时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壮大和发展”。据此精神,平西、平北八路军积极向察南雁北及平绥铁路两侧地区伸进,采用以武工队为先导,主力部队渐次跟进的方式向前发展。经过艰苦奋战,察南部队越过桑干河,在宣化县深井堡以西建立了游击根据地,并在怀安、宣化、阳原、涿鹿各县一些村庄开辟工作,打开了察南地区的局面。八路军雁北部队也于青纱帐期间深入到应县广灵、浑源地区,并进入桑干河以北开辟工作。八路军还积极向北扩展,开辟了张家口东北祟礼县的大部地区,骑兵部队已进到张北、沽源等县的坝上草原地带。

19447月中旬,平北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军民开始了主动出击,把战争引向敌占区。根据地的八路军、民兵和群众密切配合,采取伏击、偷袭、围困、堵截等多种方式先后向日伪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仅727日至810日的平北战役就出击11,攻克日伪据点10多个,破路20公里,毁电线5000公斤,毙伤敌30,缴长短枪32支及其它大批战利品。这一年平北根据地的民兵得到迅速发展,在配合主力作战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战果。著名的红石山游击队全年参战354,毙伤俘敌503,破坏公路600多公里,破桥梁31,毁碉堡83,割电线7500公斤,毁电杆637,并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

主力部队和地方的武装力量,步步进逼日伪据点,不断发起攻击战斗,著名的有新营子歼灭战、猴儿山反击战、坝头战斗、峪口伏击战、石窑子战斗、马营战斗等。通过这些战斗打通了各解放区之间的联系,取得了行动上的主动权。其中,猴儿山反击战还创造了以少胜多敌我伤亡8:1的战绩。1945218,冀察十二地委(原平北地委建制,19449月变更)召开干部扩大会议,指出:1944年平北根据地是比较深入和发展的一年”,全年共毙伤俘敌2081,解放同胞20万人。

与此同时,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和民兵也开始向察南、雁北方向挺进。仅1944114日和19,八路军驻平西主力七团和独立三营先后两次攻击广恩屯伪军据点和矾山的伪军,俘伪军73,10,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和其它军用品。28,随着根据地部队向敌占区深入,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指出:今年平西总方针是在巩固中发展,重点应为巩固深入发展,弥补根据地内尚未密切衔接之间隙,继续向西北发展,并逐渐隐蔽恢复平郊与东南地区。38,中共十一地委召开扩大会议确定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争取察南10县基本全归我有的方针下,大力向宣化、张家口、怀安挺进。”要求各武装力量和民兵有计划地向日伪军展开更大规模的作战攻势。54,十一军分区政委刘道生率平西部队700多人及上千名民兵,向日伪军重要据点涿鹿县矾山发起进攻。经过4天激战,端掉了日伪多年经营的老窝,俘虏伪军55,缴步枪37,轻机枪2,夺回粮食4万多公斤,190多匹。

64,中共十一地委针对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及时指出:平西、平北要继续“用大力向敌后之敌后积极伸展”,“步调一致,在统一的意图下南北并进,以求真正走向紧围北平、张家口、宣化的形势”。按照部署,蔚涿宣联合县开始大力向宣化、张家口、怀安挺进;怀涿联合县把西北地区作为主攻方向,逐步实现蔚涿宣和龙延怀两县的衔接。平西根据地的总体发展方向,已与平北相互形成对张家口、宣化一带的夹攻局势。

在国内外形势十分有利,抗日军民节节胜利,解放区不断得到扩大的情况下,冀察军区指示平西、平北:“对张家口、宣化、北平近郊及平绥铁路沿线开展工作,将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不宜过早引起敌人警惕和报复”,具体办法是以武工队或分散的主力部队密切配合地方工作,大量开辟铁路两侧及城市郊外地区,平西、平北要相互策应。根据指示精神,根据地军民利用日军向正面战场进攻,敌后情况相对缓和的有利时机,开展了对平绥线以南、张家口西南、桑干河以北地区的逼近压缩。平绥线作为沟通平津及全国各地的铁路干线,日伪在沿线的城镇都驻有重兵防守。平西、平北的部队在地方干部及广大群众密切配合下,主动出击这一地区,采取南北并进、沿平绥路两侧进逼方式,不断地对日伪军进攻,消灭日伪的军事力量。29,八路军平北部队四十团在龙宣公路两侧出其不意地歼敌30余人。随后,城镇近郊的战斗日趋频繁。八路军平北支队在宣化至怀来之间的铁路线两侧,与当地群众配合,向日伪军发起了大规模的军事、政治攻势。4月上旬到5月初这段时间,共攻克日伪据点和伪大乡14,袭击了龙烟铁矿至宣化之间的轻便铁路。八路军在铁路两侧开展游击战争的同时,部队和民兵还深入到张家口市及龙关、赤城、宣化、怀来、延庆等县城附近,先后拔除了深井镇、样田等伪军据点。龙延怀联合县的自卫队、游击组和民兵为拔除东山庙的日伪据点,在夏季围困守敌90,迫敌逃跑,使东山庙人民获得解放。12月中旬,八路军宣化县大队和蔚涿联合县县大队3个连的兵力密切配合,伏击了扫荡宣化将台梁的伪“蒙疆骑兵队,共毙俘伤敌100多名,缴获战马20匹。这些战斗的胜利,进一步缩小了日伪在平绥路的战线。平西、平北军民经过艰苦的游击战争,解放了平绥线以南,东至宣化、涿鹿,西迄天镇、阳原,南至桑干河,总面积达5250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不仅直接威胁着张家口、宣化的日伪统治,冲破了日伪势力的严密封锁,使沦陷的全区各县城处于抗日军民的包围之中,同时也为北平市内中共地下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托和保障。

版权所有:中共张家口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