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博览 | 专题研究 | 党史动态 | 张垣人物 | 党史教育基地 | 学习党的二十大 |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研究>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形势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形势
时间:2021-11-15
来源:
557
点击量: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际形势继续朝着有利于人民民主的方向发展。在国际上,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除美国外,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而社会主义的苏联进一步巩固,东欧各国和亚洲的朝鲜北部和越南的北部地区都先后建立起人民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世界各国民主力量的壮大,民主势力的发展,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在国内经过八年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已经拥有1亿人口,120万军队和200万民兵;全国党员人数增加到120万以上,成为主导中国未来命运的重要力量。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了维护其经济上的垄断地位和政治上的独裁统治,积极准备发动大规模的内战以消灭人民革命力量。为了使自己在内战中处于有利地位,国民党集中力量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不惜丧权辱国与美国签定种种不平等条约和协定,以换取美国的援助。依靠美国将其远在西南、西北大后方的军队空运到华北、华东、东北、华中地区并利用美国军队抢占战略要点和铁路交通线;甚至利用日伪军队担任守备,抵抗人民军队收复国土,大批伪军成了国民党的“地下军”、“先遣军”;它并且命令日伪军“负责”对人民军队作“有效之防卫”,甚至去“收复”被人民军队解放的地区。而饱经战争苦难的广大人民群众渴望消弭内战,休养生息,恢复受到严重破坏的生产,从此摆脱以往苦难的历史,进入和平民主建设的新时期。为此,中国共产党在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提出要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主张,并且主张通过民主的联合政府的途径,实现建设新中国的目标。这些主张在全国得到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广泛的响应。蒋介石集团则迫于种种压力,便玩弄假和谈的手段,表示愿意同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企图以此欺骗人民、掩盖内战准备。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是既要准备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保卫解放区,又要同它进行和平谈判,利用国际国内有利条件,迫使蒋介石承认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为实现全国的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而努力。
       1945年8月23日,晋察冀军区冀察部队从日伪军手中收复华北重镇张家口,日本侵略者扶持的伪“蒙疆政府”彻底垮台。被日、伪侵占八年之久的这座塞外名城回到了祖国人民的怀抱。8月24日,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向全国人民宣告张家口解放。这是晋察冀八路军对日军的大反攻中先后解放的百余座中小城市中最大的一座城市。9月中旬,中共晋察冀中央局、晋察冀军区、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等领导机关,由阜平迁到张家口。为进一步加强张家口市的工作,将张家口市划为边区直辖市,刘澜涛、宋劭文、萧克等分别兼任张家口市委书记、市长和卫戍司令员。张家口市成为晋察冀边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恢复了察哈尔的省制,省会设于宣化市。在察哈尔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张家口各县分属3个专区,其中察东的五专区包括赤城、龙关、延庆、怀来4个县,察南的六专区包括万全、怀安、涿鹿、蔚县、阳原、宣化6个县,察北的七专区包括张北、多伦、宝源、崇礼、尚义、商都、化德、康保8个县。除张家口、宣化两市外,又在涿鹿、张北设立了2个市。张家口当时划分为大小4个市,18个县,2000多个行政村,200多万人口。
       从张家中解放之日起,在中共晋察冀中央局领导下,张家口党政军民将全部工作都集中到壮大人民力量,巩固扩大解放区方面认真贯彻执行“晋察冀边区目前施政纲领”,彻底摧毁日伪统治、压榨、奴役张家口人民的一切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组织及设施,迅速破除了日伪反动统治时的各种枷锁,建立起人民政权。城乡人民无不欢欣鼓舞,满腔热忱地投到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斗争中。但是,蒋介石国民党军队开始向平绥路两侧进攻,不断向张家口进犯。恶贯满盈的汉奸白耀珍、马迪仕、胡锡侯等与国民党反动势力互相勾结,纠集日伪军警宪特等盘踞在赤城、蔚县县城,大肆抢劫民财,拒绝向八路军投降。流窜在察北一带的土匪头子石玉山被傅作义收容起来,当上了国民党的“绥东保安司令”。这一切,都使刚刚获得新生的张家口人民的和平生活受到严重破坏,内战危机在张家口这块战略要地空前严重起来,因此,张家口军民不仅要巩固和建设张家口,还须努力去保卫张家口。

版权所有:中共张家口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