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博览 | 专题研究 | 党史动态 | 张垣人物 | 党史教育基地 | 学习党的二十大 |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研究>各项民主改革的实施(三)
各项民主改革的实施(三)
时间:2022-05-18
来源:
458
点击量: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结束以后,为了减轻封建剥削、改善农民生活、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继续实行的最初一项土地政策,也是新解放区农民在清算复仇斗争胜利的基础上,再次翻身的一件大事。中国共产党在执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由于正确地执行了“二五减租、半分减息”的原则,充分发动了群众,通过积极分子的带头,依靠群众自己的力量,因而形成了广泛的群众运动。据各专区不完全统计,一开始就有2480个村子,76万农民参加了减租减息斗争。群众提出的口号是:“砍掉大树有柴烧,拿鱼先拿头。”在斗争中,少数地主、富农分子虽然千方百计地造谣、欺骗、威胁、拉拢,企图抵抗减租减息政策的执行,但农民的斗争锐气并未因而减低。广大农民根据民主政府“二五减租”的原则,纷纷去找地主说理算账。察东专区不少农民还提出要地主退回过去过分剥削的地租。当群众已经发动起来并取得一定利益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为了适当照顾地主的利益,又动员合理交租交息。这样就使租佃问题和借贷关系得到合理解决,又团结了解放区各阶层人民。

张家口市为了统一领导郊区的农民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市、各区和各村都相继建立了农会。各级农会首先带领群众为自己的切身利益开展了清算斗争,清算了恶霸地主在日伪统治时期敲诈勒索,欺压贫苦农民的罪行。在清算斗争取得胜利的基础上,郊区农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村政权。与此同时,中共张家口市委还领导郊区农民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人民政府规定“凡过去农民租种的土地,一律不准夺佃”。人民政府还将没收日伪的土地无代价地分给贫苦抗属和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

为了改善工人生活,同时也为了提高劳动生产力,改善劳资关系,张家口市政府采用劳资两利办法,使劳资合作,发展生产双方有利。在增资斗争中,政府一般采取了说理斗争,并辅之以和平商谈的办法。在这一政策下,政府首先废除了日伪搞的配给制。在公营工厂10月份则实行了边委会规定的新工资制,新工资制使生产第一线的,有技术的、技术高的工人得到了增资及在业的保证,其生活比起过去、比起国民党统治区域要好得多。在私人工厂中也增加了工资,使工人生活得到保障。

当增资斗争取得一定胜利后,各县、区根据晋察冀边区总工会提出的为恢复与发展边区工业建设而斗争的职工运动总方针,及时订立了劳资合同,并教育工人要改进劳动态度,遵守劳动纪律,与资方共同努力,增加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正确地解决了劳资关系。

1945年秋季到1946年夏初,在五六个月的时间内,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性的清算复仇、减租减息和增加工资的斗争,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群众运动中,不仅大大削弱了农村封建势力,彻底清算了汉奸、特务、恶霸的罪行,摧毁了敌伪的残余势力,树立了基本群众在政治上的优势,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农群众的政治觉悟,激发了他们的劳动热忱,壮大了共产党的队伍和积极分子的队伍,建立与健全了各种组织。到1946年夏初,各县党员人数已发展到68038名,并有254200名工农群众参加了工会、农会组织。仅张家口市在3个月的群众运动中,就组织产业工会(工厂工会)与行业工会161个,拥有会员13900名。这就为恢复与发展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一贯主张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实现耕者有其田。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纲领和政策。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地主和团结一切可能抗日的人们,曾将抗日战争以前的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改为减租减息的政策,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农民迫切地要求土地同时,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当时正处在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只有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土地问题,才能巩固工农联盟,才能使解放区广大农民长期支持革命斗争。因此,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农民的迫切要求,将减租减息政策重改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指示中规定:1在广大群众要求下,我党应坚决拥护群众在反奸、清算、减租、减息、退租、退息等斗争中,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2坚决用一切方法吸收中农参加运动,并使其获得利益,决不可侵犯中农土地;3一般不变动富农的土地。如在清算、退租、土地改革时期,由于广大群众的要求,不能不有所侵犯时,亦不要打击得太重。

“五四”指示下达以后,中共察哈尔省委,张家口市委组织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积极拥护中央的“五四”指示精神,各级共产党组织首先召开了干部会议,总结了过去几个月来群众运动的经验,作出了实施中央指示的计划。中共察哈尔省委、张家口市委为确保“五四”指示的贯彻执行,抽调大批干部迅速组成工作队到各县去进行这一工作。

1946年6月,各县开始土地改革的典型试验,到7月下旬各县已完成168个典型村的试验。但是在试验中不是先满足贫雇农的土地要求,而是对地主照顾太多,因而,土地改革是不彻底的。7月底,各级党委召开会议,中心是检讨这一问题。指出“地主动的轻、富农不敢动”,检讨了“我们在群众运动面前,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为了扭转这种情况,会议提出了大胆放手发动群众的方针,提出“对地主要狠”,“对富农不能不有所打击”,“要彻底摧毁农村封建势力”。各地县党委根据中央和中共察哈尔省委8月土地会议精神,提出了进一步发动群众,贯彻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坚决保护中农利益,对地主要根据他们的政治动向、罪恶大小、群众仇恨等不同情况,采取分别对待的方针,地主留多少地必须经过群众民主讨论。8月15日左右,各县土地改革运动全面展开。

6月19日,蔚县县委召开了扩大干部会议,会议对蔚县如何贯彻“五四”土改指示,作了具体的规定。会后,很快在252个村庄掀起了群众性的土地改革运动。七八月间,蔚县县委总结了前段土改情况,组织了平分土地工作组深入到农村开展工作。蔚县涌泉庄村的大地主王朴,其封建势力之大,对农民剥削之重,在蔚县是影响很大的。王朴以商业投机,出租土地,大放高利贷发财。他在天津、北京、张家口、宣化、大同等城市广开商业。在蔚县强买农民土地70顷,坝上还有200余顷,在察南地区有首户之称。王朴低价强买农民土地之后,再以高租租给农民耕种,他还在青黄不接之际向农民大放高利贷。工作组到涌泉庄后依靠农会,召开群众斗争大会,分了王朴的土地和浮财。到1946年10月底,蔚县已有488个村子完成了土地改革的任务,占全县总村数的60%左右。阳原县在土改工作中,切实注意了依靠贫农,团结中农,孤立地主的策略,并由村干部出面领导农民斗争,县、区干部掌握政策,出谋划策,防止包办代替,这样使得土改工作进度快、问题少效果好。坝上地区的宝源县,部分村庄在1946年秋贯彻执行了中央的“五四”指示。1946年7月,宝源县委书记郎宝信等在响马沟一带搞全县贯彻“五四”指示的试点,各区也都有区的试点,在试点经验的引导下,运动普遍展开。但由于当时的环境和宝源县的具体情况,只有老区和半老区和其它一些工作基础较强的部分村庄完成了土改。农民从地主手中分得了土地,同时也分得了牲畜,精心饲养、繁殖,畜牧业生产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各县在土改中,群众要求土地的心情是很迫切的,斗争情绪极为高涨,甚至有许多村子自组织起来进行斗争。

当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全面展开以后,各阶层的思想动态很复杂,贫雇农欢迎拥护中农产生顾虑,如有些中农顾虑“是否动他们”认为“八路军的刀子是割了肥的割瘦的”;富农则消极等待;地主害怕斗争。特别是一些地主反抗土改,千方百计地进行破坏,表现形式多样如地主不理佃户,制造困难,不让佃户进院进家;利用其家属装死来威胁干部群众;以国民党快来恫吓民;散布谣言,麻痹农民;在农民之间制造矛盾,破坏青苗;一部分地主害怕斗争逃亡外地;二地主操纵,阻拦农民向地主进行面对面的斗争,从中作梗。针对上述问题,各级党组织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揭发了一些地主的破坏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树立坚定信心,从而保证了土改运动的顺利进行。

由于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土地改革运动的发展基本上是健康的,到1946年10月初,各县已有4102个村子完成了土地改革的任务,占总村数74%。其中赤城、龙关、延庆、怀来、宣化、怀安、万全、张北、康保、宝源十县已基本完成;崇礼、涿鹿、尚义、商都、化德、多伦六县完成了80%;阳原、蔚县分别完成了50-60%左右。各县共有45万农民从地主手中获得140多万亩土地(平均每人3亩左右,使身受几千年封建剥削的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中解放出来,使反对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赋于了明确的土地革命的内容,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阶级斗争觉悟,使人民革命战争获得了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无穷源泉。

在土改运动的后期,大部地区都召开了庆祝大会或区、村农民代表大会。会议由农民自己主持,自己写标语。怀来、怀安等地的群众,自动打倒神像,挂上了毛主席像。特别是怀来一区的群众在庆祝翻身大会上,当场烧毁了数千年来压在农民头上的土地契约,更加显示了农民对封建势力斗争的决心。

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实现,不仅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解放了业生产力,而且也大大地巩固了新的工农联盟,并为张家口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当土地改革正在进行,群众运动搞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挑起了全国规模的内战。1946年10月初开始向张家口解放区大举进攻,使尚未完成土地改革的村子(约占各县村庄的26%暂时停止了下来。

土地改革是发生在中国农村中的一件翻天覆地、轰轰烈烈的大事,贫苦农民发动起来,与地主阶级展开了激烈的阶级斗争,夺取了土地,打碎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建立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使祖祖辈辈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获得了解放和翻身,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①《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78页。

版权所有:中共张家口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