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队抢占张家口的阴谋被粉碎后,又连续不断地派遣美制侦察机、轰炸机从北平出发,沿平绥铁路西进,对八路军控制下的怀来、下花园、宣化、榆林、张家口、柴沟堡、丰镇等地进行狂轰滥炸。从1945年11月7日到12月17日的40天的时间内,国民党当局就出动了42架次飞机以平绥铁路沿线各城市为目标进行了14次狂轰滥炸,毁坏火车头5个、车厢数十辆。炸死炸伤解放区军民100多人。国民党军队连续派飞机轰炸平绥铁路沿线的目的就是掩护陆地兵力的调动,以张家口为中心目标,向察哈尔全省发动进攻。
国民党当局在张家口的军事进攻遭到了张家口和晋察冀军民的英勇回击,在其它地区向解放区军民发动的进攻也接连失败。加上国民党统治区反内战运动的高涨,蒋介石感到发动全面内战的时机还不成熟,在美国的授意下,蒋介石表面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不得不宣布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5年12月27日,以周恩来为首的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向国民党政府提出立即无条件停战的建议。双方经过谈判,于1946年1月5日达成协议。1946年1月10日,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并于当晚下达了于1月13日午夜12时生效的停战令。在下达停战令的同日,成立了由张治中、周恩来、马歇尔组成的军事三人小组和由国民党代表郑介民、共产党代表叶剑英、美国代表罗伯逊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在北平负责停战协定的实施,协商解决军事冲突的办法。1月19日,“军事调处执行部”驻张家口小组一行18人,包括国民党代表郭亚生少将,美国陆军上校郝礼士,由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耿飙陪同抵达张家口,并与晋察冀军区代表易耀彩共同组成“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第五战地执行小组”。停战令公布以后,出现了暂时的和平局面。八路军恪守停战令,但是蒋介石国民党反动集团却毫无诚意,只是在“和平”的烟幕下,变本加利地准备进行全面内战。他们并没有受停战协定的约束,不断地向解放区进行“蚕食”和偷袭,并违反停战令的规定,调动精锐军队向解放区发动进攻。为了实地考察张家口地区执行停战协定和恢复交通的情况,1946年3月1日,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和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罗伯逊、郑介民、叶剑英上午十时乘飞机抵达张家口视察。当军事三人小组及其随行人员乘机抵达张家口机场时,受到了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和晋察冀边区、张家口市党政军各界负责人和张家口军调执行小组成员的热烈欢迎。军事三人小组在张家口机场检阅了仪仗队以后,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听取了军事调处执行部驻张家口小组的工作汇报,对晋察冀军区在执行停战协议、制止内战方面所做的努力表示满意。马歇尔兴奋地说:“这个成就应归功于小组各代表诚恳的合作与张家口人民和军事长官聂司令员的诚恳协助。”马歇尔还对张家口各界人民的热情好客表示衷心的谢意。军事三人小组在张家口视察期间,周恩来还听取了聂荣臻、贺龙、肖克的汇报,对晋察冀、晋绥和冀热辽军区的工作做了指示,并与三个军区的主要领导合影留念。军事三人小组在张家口的视察,对缓和军事冲突起了积极的作用。军事三人小组在张家口视察后,军事调处执行部驻张家口小组在张家口的张北、阳原、万全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共产党方面的代表与国民党的代表、美国的代表针锋相对,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