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全国战斗英雄”董存瑞,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但就董存瑞籍贯问题,很多赤城老年人却持龙关县之说,因何?带着疑问,让我们共同追寻英雄的革命足迹。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出生在察哈尔省龙关县南山堡村。考乾隆版《宣化府志》和民国二十三年(1934)《龙关县志》无论是文字叙述,还是区域地图,今怀来“小北川”十九个村均在龙关县域之内,其中包括南山堡。
抗战爆发后,1940年,董存瑞担任龙延怀联合县南山堡儿童团团长。1945年为三区区小队队员,后编入龙延怀县大队。同年11月,以平北老十团、十二军分区、新四团、新六团组建晋察冀军区九旅,下辖22团、23团、24团、29团。董存瑞属十二军分区县大队成员,被编入24团2营6连。1946年3月晋察冀军区九旅改编为八旅,下辖22团、23团、24团。1946年7月,改编为晋察冀军区第五旅,下辖13团、15团。
1947年3月,董存瑞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年10月,晋察冀独立五旅改编为冀察热辽独立2师,下辖4团、5团、6团。1948年3月,以冀察热辽独立1师、独立2师、独立3师组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一纵队,下辖31师、32师、33师,32师下辖94团、95团、96团。时董存瑞为32师96团2营6连6班班长。
此间,董存瑞随部队在长城内外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1945年,参加了解放赤城的战役,此战6班缴获“歪把子”机枪三挺。1946年4月,在察北重镇独石口遭遇战中,他夺下国民党军的一挺机枪,被记大功一次,被授予“勇敢奖章”;同年秋,在延庆保卫战中,在敌人飞机、大炮、坦克轰炸下,他和战友们奋战15昼夜,用步枪、刺刀、手榴弹和炸药包,打垮了敌人一次次的进攻。1947年长安岭阻击战,他在班长牺牲、副班长受重伤的情况下,挺身而出,自任班长,如期完成了阻击任务,立大功一次。1948年1月在大胜岭战斗中,6连坚守青云顶,他和战友们弹药打光了,就用石头砸,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后来在追击敌人时,他又只身俘敌10余人。
1948年5月25日,在攻打隆化的战役中,隆化县城的东北角上有一所中学,敌人在此死守。这所中学又同敌人指挥部和一条干涸的护城河上的桥型暗堡联结。15时30分,先后派出李振德等3名爆破手都没能完成任务,董存瑞主动请战,带着炸药包跃出防御掩体,滚入干涸的河槽之内,几个闪躲,进入敌人的射击死角,潜到桥型暗堡之下。由于桥体高,所带炸药包支架低,若放在桥侧引爆,根本完不成爆破目标。
这时,冲锋号已经响起,负责冲锋的24团战士一个个倒在暗堡中机枪的扫射之下,看着战友一个个牺牲在自己的面前,董存瑞牙关一咬,毅然决然的手托20斤重的炸药包,顶在了桥底中央,拉响了导火索。山崩地裂的爆炸声中,敌人的暗堡被炸的飞上了天,而我们的英雄董存瑞,也在这一瞬间,被炸得只剩下一只破损的青布千层底鞋,那还是在家的时候,妻子卢长岭一针一线为他做的。多年以后,他的弟弟董存金遵照父亲的遗嘱,来到董存瑞牺牲的地方挖了一捧土,带回老家,让英雄魂归故里。
兵团司令员程子华率前指人员进城视察战果,在隆化中学前见许多战士哭泣。程司令很奇怪,问他们打了胜仗为什么还哭?战士们介绍了董存瑞的壮举,令身经百战的程将军唏嘘不已。6月8日,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一纵队党委,追认董存瑞为“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1950年9月,军委召开第一届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在这次大会上,董存瑞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
追忆董存瑞的革命历程,我们能得知他是龙关县籍,可为什么籍贯一栏却写着“察哈尔省怀来县南山堡人”呢?
1937年7月7日爆发了“卢沟桥事件”,日本借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龙关县也于8月28日沦陷。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3日,我军解放了龙关县城。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龙关县也于是年12月21日沦陷。
抗战胜利后,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将龙关县划分为“一镇十九乡”,分别是:龙关镇、玉泉堡乡、李家窑乡、三岔口乡、金家庄乡、雕鹗乡、东山庙乡、上仓乡、田家窑乡、鞠庄子乡、王良堡乡、孤山乡、东庄子乡、关子口乡、赵川乡、白庙乡、大白杨乡、小白杨乡。
而此时,我军称这一区域为“龙延怀”联合县三区。1948年4月7日,我军再次解放龙关县城,12月,恢复龙关县建制,下辖六个区:城关区、东山庙区、下仓区、八里庄区、赵川区、李家堡区。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国民党统治时期,还是1948年12月我军恢复了龙关县建制,都没有将“小北川”划在龙关县域之内。所以,无论是1948年的6月,还是1950年9月,我军签发的立功证书上,董存瑞的籍贯都是怀来籍。
无论怀来籍也好,龙关籍也罢,董存瑞都是平北这片热土养育的优秀海陀儿女,考证他的籍贯过程,是我们缅怀革命先烈、赓续海陀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的过程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