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博览 | 专题研究 | 党史动态 | 张垣人物 | 党史教育基地 | 学习党的二十大 |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党史博览>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张北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张北
时间:2023-10-24
来源:《中共张北县地方史》
749
点击量:

1933526日,在中国共产党推动和帮助下,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领导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张家口宣告成立,举国震动。日伪军迅速作出反应。61日,日机轰炸独石口,4日和8日,伪军张海鹏、崔兴五所部连陷宝昌、康保。并沿康(康保)(张北)道向张北逼近,张垣(张家口)危急,同盟军即派李忠义部由万全前往迎敌,又令张砺生率部驻防张北。

 

为不负国人期望,振奋中华民族抗日信心,吉鸿昌力主出兵收复察东失地,并提出率部亲征。冯玉祥任命吉鸿昌为北路前敌总指挥,邓文为左副指挥,李忠义为右副指挥北上抗日。620日晨,吉鸿昌率卫队赶赴张北组织指挥。晚上,吉、李、邓发出就职通电,表示:“愿抛头颅,换取民族生存,挥我热血,收复大好河山”。随即详定作战计划,并将所部主力做统一部署:以邓部第五路军为左翼第一梯队,出左卫,经太师庄、上营房、水泉梁、宣平堡、旧万全县城向张北以北地区集结待命;以李部第十六军为右翼第二梯队,出万全,经正北沟、神威台口、北马厂向张北县以东阮庄一带集结;以吉所部骑兵第三师为第三梯队,出张家口大境门,经南天门、周坝、猴儿山、固儿石滩到达张北县城集结。冯玉祥任命方振武为北路前敌总司令,以利指挥之统一。

 


中共河北省前线委员会,即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前线委员会(柯庆施任书记),组织“三人团”,率领10余名宣传队员随吉部骑三师于21日上坝,由柯庆施负责。任务是:1.做义勇军工作;2.发动农民;3.领导部队的政治军事工作。

盘踞康保的日伪军,得知同盟军大举北征,备受恐慌,吉鸿昌乘敌慌乱之际,命同盟军所属自卫军王德重支队乘势进攻,经3小时激战,于22日午后3时一举收复康保,残敌向康保以北逃窜。同盟军各部一边剿匪安民,一边向前探进。张砺生部四团三营从公会出发,到达张北袁胜财营子,于下午4时,与李占元匪众接火,经5小时激战,匪势不支北溃,获人票30余名。23日至24日,李忠义所部由张北向东,进占二台、白庙滩一线;邓文在张北以北进至馒头营、公会一线;骑兵第三师在张北城东剿匪。

因张北“驻军太多,给养困难”,吉遂“集合各部,规定妥善办法”。

25日,邓文部由公会、馒头营一线向李彦房子、南口房子一带推进,只留骑三师驻守张北。27日,冯玉祥电令吉速率各部,光复宝昌。次日,吉以李部为先遣一梯队,邓部为二梯队,亲率骑三师为三梯队,胡云山师为左翼掩护队,张砺生、乜玉岭部为右翼掩护队,督军向宝昌、沽源推进,张北城防,留吉部第三团驻守,统归张砺生指挥。

日伪军盘踞脑包、蔡家营一带,设兵布防,成对峙形势。

是时会值霪雨、同盟军缺乏雨具,人马衣物全部淋湿,加以沿途荒凉,村落稀少,终日跋涉,难得一饱。在此艰难情况下,吉鸿昌与士兵同甘共苦,全军官兵深受鼓舞。29日冯玉祥电励:“鸿昌督饬主力部队,三路进攻,士气沸腾,欢声震地”;30日冯玉祥电示张部“左翼胡师,进迫宝昌、右翼乜师,进迫沽源、李忠义部,进驻大境门外”。

经同盟军将士的英勇奋斗,终于71日克服宝昌、沽源。5日,同盟军张凌云部进抵多伦近郊,7日各部进攻多伦,经五昼夜激战,12日多伦遂告光复。

察东抗战,艰苦卓绝,同盟军将士用命,迭次苦战,历时20余日,伤亡官兵1600余人,其中阵亡312人。日伪军毙命者1000余人。此间,张北各界民众欢呼雀跃,政界、商界多方为同盟军筹措粮草给养,百姓万众踊跃支前,箪食壶浆,喜迎义师,很多人参军一同北进。民气大振。


在日、蒋联合逼迫下,迫于察省内外形势和个人的困难处境,冯玉祥对继续维系察省抗战形势失去信心, 84日正式表示了下野意见。5日发电称“自即日起完全收缩军事,政权归之政府,复土交诸国人。并请政府即令原任察省主席宋哲元即日回察,接受一切,办理善后。”并于15日离张家口南下,形势逆转。

为此,中共前委于8日晨在张家口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冯下野后的不利局势及下一步工作,部署和继续坚持军事行动计划等问题。会议作出决议,将党领导下的第二师(即冯玉祥汾阳军校政治部主任及所辖三个团的团长均为共产党员)、第五师(师长宣侠父,中共党员)、第十八师(师长许权中,中共党员)、及第十六师、干部学校(校长张克侠,中共秘密党员)与前委和地方领导的工会、抗日救亡团体、报社工作人员于次日(89)一起撤往坝上张北一带。随前委撤出的部队和原在张北的部队约有15000人。当日即召开有士兵参加的群众大会,反对冯玉祥妥协,反对

宋哲元进驻张家口。同时,布置部队向南发展,意与中共领导的直中、直南的部队会合,建立北方新苏区与新红军。8月中旬,在张北县除原驻坝上的同盟军吉鸿昌部,宣侠父五师及孙良城等部队外,由张家口撤至坝上的第二师、第十八师、第十六师、干部学校以及方振武将军所部抗日救国军二师王中孚团陆续到达。前期到达张北的御侮救亡会已积极开展活动,召集了军民反妥协大会,反对宋哲元收编抗日部队。16日,方振武通电就任抗日同盟军代总司令。823日,在吉鸿昌将军所部和御侮救亡会的同志们参加的欢迎方将军就职大会上,方将军作了激昂慷慨、表示继续支持抗日的演说:“东北四省沦陷,华北危急,全国人民也要求抗日,我就是 坚决抗日的国民党党员,宁作战死鬼,不当亡国奴”。中共前委也于此时在抗日同盟军中正式公开。

824日,由孙殿英41军中哗变而投奔抗日同盟军的三个连,在刘振远率领下到达张北二泉井,由前委编入第十八师。正值中共前委在这里召开扩大的军事会议,在我党影响下的各部队党与非党的主要领导参加会议的有:柯庆施、许权中、宣侠父、张慕陶、吉鸿昌、张存实、刘仁、吴化锌、战韬、郑绍文、马少峰、周伐兰等。会议上组成了抗日同盟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军事领导。军委常委由柯庆施、张慕陶、宣侠父、吉鸿昌、许权中、刘振远和柳青庭七人组成。适高树勋由商都来信表示愿一致行动,希望我同盟军与他会合西去。前委遂决定各部会师商都然后西去。前委中当时有两种意见,始终未能统一:许权中、张慕陶主张会师商都后继续向西迂回到陕北同刘志丹的队伍会合;柯庆施则主张由商都出平地泉南下蔚县,执行中央代表指示在直中、直南建立新苏区。26日,同盟军第五师、第十八师、骑兵三师及手枪队共3000余人,从二泉井一带西开商都。吉鸿昌担任总指挥。第二师根据中共前委二泉井军事会议决议精神,由馒头营经公会同时动作赴商都。方振武也于即日率所部东进独石口。

26日午间,宋哲元遵照蒋介石指示接受察政后进驻张北,随后即对同盟军展开了军事行动,29日返张家口。西进的同盟军在宋哲元军队逼迫堵截下,险象环生,困难重重,减员甚多。吉负责军事指挥,深知肩负担子沉重,每有行动总要与前委负责人共同商量,按党的决议行事。至91日,由于宋哲元已派兵堵截西进之同盟军,商都守军高树勋、余亚农部发生动摇,接受宋哲元改编。高派人通知西进之同盟军,拒绝通过商都。2日同盟军在商都附近四台坊休整一日,于3日改西进为东进,经大苏计、二泉井、二台、大囫囵,于9日到达独石口与方振武会师,10日方、吉等在云州召开会议,打起抗日讨贼军旗帜,继续战斗至同盟军失败。

92日,宋哲元于上午10时再赴张北,坐阵指挥围剿坝上之同盟军。在同盟军西进商都又东进独石口期间,同时动作的二师由于前委指挥不能统一,耽延时日,更因师长西北军将领支应遴不愿随中共前委继续抗日,有意接受改编;再兼宋哲元在张北境内之围追堵截,终接受29军改编,就编于赤沽警备司令部。加之此前第十六师被缴械,此两支我党领导之武装力量的损失,实为憾事。

抗日同盟军在张北境内集结驻扎前后近3个月时间,曾在张北二泉井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抗日同盟军的英雄业绩和爱国主义精神,给张北人民留下深刻印象,播下了抗日救国的种子,激起了张北人民的爱国热忱,对后来张北人民开展抗日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版权所有:中共张家口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