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军侵入朝鲜,同时,派遣其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从8月27日起,美军飞机不断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并对我境内目标进行轰炸和扫射,造成我财产损失、人员伤亡。中国的安全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10月3日,周恩来通过国际外交途径向美国传达中国人民的警告:如果美国军队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但是,美国低估了刚刚“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决心和力量。美军于10月7日越过“三八线”,向朝鲜北方大举进犯,并迅速向朝中边境推进。朝鲜政府和金日成首相在10月1日和3日写信和发电报两次请求中国政府出兵支援。由于苏联不愿因公开援助朝鲜而冒同美国发生直接冲突的危险,这就使得中共中央要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作出抉择。
当时,我国的情况是,经济恢复刚刚开始,物资极度匮乏,财政状况甚为困难,新区土改还没有进行,人民政权也没有完全巩固,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相当落后,海、空军尚处于初创阶段。而我国如要出战,所迎击的却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雄厚、拥有包括原子弹在内的大量先进武器、军事力量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敌我力量如此悬殊,出兵参战,能不能打赢?会不会“引火烧身”“惹祸上门”,使国内经济建设不能进行?这些都是必须严肃考虑的重大问题。
10月2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朝鲜半岛局势和中国出兵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多数人不赞成出兵。10月4日和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再次讨论出兵援助朝鲜问题。毛泽东说,如果我们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还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以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把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脚下。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向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在5日的发言中,彭德怀讲了自己的观点: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最多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反复权衡利弊得失后认为,尽管存在着严重困难,出兵还是必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如果让美国侵略军占领整个朝鲜,强兵压到鸭绿江边,我国将难以安定地从事建设,还因为放任美国侵略军这样恣意践踏世界和平、欺凌友邦,于中国、于东方各国都极为不利。
会议最后取得一致的认识,作出了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斗争的决定。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签署了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自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止,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毙、伤、俘敌109万余人,其中美军39万余人。志愿军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共毙、伤、俘敌71万余人,自身作战减员36.6万余人。1953年9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同日,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作战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摘自《100个档案故事讲述党的历史》(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编、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
|